2021年第3期文稿-閱讀的力量
2021年第3期文稿-《閱讀的力量》
人事行政部 楊興妹
有人問:“我讀過很多書,但后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,那閱讀的意義是什么呢?”答:“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我吃過很多食物,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成長為我的骨頭和肉。閱讀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。”
關于閱讀,知乎上有這么一個故事:很久很久以前。一對爺孫在河邊聊天,孫子天真地歪著頭問爺爺:“爺爺,我看你每天都讀那本厚厚的圣經,您記得住多少呢?如果反正都要忘記書中的內容,你為什么還看?” 爺爺慈愛地笑著說:“乖孩子,去把裝煤的竹籃拿來。” 孫子很疑惑,但還是拿來了臟兮兮滿是煤渣的竹籃。 爺爺又發話了:“去拿這個籃子在河里打點水上來。” 孫子更加疑惑了,但還是照做了。很明顯,竹籃是沒辦法裝水的。孫子氣惱地跑回來:“爺爺,您到底要我干什么?” 爺爺說:“你再去試試。” 就這樣反復多次,孫子也沒能打來水。 爺爺這才笑著對惱怒的孫子說:“孩子你再看看竹籃,還是之前的竹籃嗎?” 孫子愣住了。之前滿是煤渣的竹籃,因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,現在已經煥然一新。爺爺這才說到:“讀書的過程就像是用這個竹籃打水一樣。雖然清水都從縫隙中流走了,表面上看我們什么都沒得到, 但在不知不覺中,人的心靈就像這竹籃一樣已經被凈化得澄澈明亮。這就是讀書的意義。”
而對于真正愛書的人來講,讀書就如同吃飯睡覺一樣,哪里還要深究什么意義。就像人處在什么境況下都會去吃飯睡覺,飯桌上你拿起筷子,會去思考“我為什么吃飯?吃飯到底有用沒用?吃飯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嗎?”對于愛讀書的人,讀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,是一種精神的陪伴和豐富。手邊有書,就永遠不孤獨、不乏味,書里有更生動的世界。
就像楊絳老先生那樣:楊絳先生的父親有一次問楊絳:“阿季,三天不讓你看書,你怎么樣?”她說:“不好過。”“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?”她說:“一星期都白活了。”父親笑了,說:“我也這樣。”
而如今繁忙的工作與生活,豐富多樣的娛樂消遣總讓我們以各種理由拒絕讀書。相比閱讀,網絡游戲,各種手機APP,當紅電視劇就顯得有意思多了。忙碌的一天結束,和好友吃吃飯、看看電影或者回家玩會游戲,玩玩手機,這樣的休閑與放松似乎更受歡迎一些,而閱讀卻在離我們越來越遠。根據數據調查,2016年我國國民人均圖書量為7.68本。而在以色列,人均年閱讀量是57本書。例如最常見的,在飛機上,很多外國友人會選擇看書來度過這段旅程,而中國乘客往往是在睡覺、看電影、聊天。
就我自己而言,最近枕邊書是楊絳老先生的《走到人生邊上》,而這書真的是枕邊了,一直陪著睡覺,卻少有翻閱。一檔綜藝節目《朗讀者》的出現,讓我心生羞愧。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讓我欽佩萬分,她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氣質、那一顰一笑,不禁讓人贊嘆:最美中央主持人。而這所有,想必和她飽讀詩書是分不開的吧。這樣的羞愧又喚起了我的閱讀愿望。
談起我的閱讀,從孩提時的《格林童話》、《安徒生童話》開始萌芽;《格列佛游記》中作者的想象力至今都讓給我拍案叫絕;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告訴我生命的價值與意義,它又激勵著多少少年成長;集結著母愛、童真和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《繁星·春水》;“不要著急,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”這是《泰戈爾詩集》給我帶來的生活的智慧;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,不要悲傷,不要心急”這是《普希金詩選》給我帶來的豁達與堅強;《傲慢與偏見》告訴我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,為了幸福應該勇往直前;《圍城》讓我明白一方面做人要有原則,一方面想要成功要學會改變自己,適應環境;特別喜愛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中的三大境界:“昨夜西風凋碧樹。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。”、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、“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”;還有那經典不衰的《紅樓夢》,往淺了讀這是一個院子的兒女情長,往深了讀這是一個朝代的盛衰興亡。說起這些我曾經愛讀的書,恐怕幾天也說不完吧。
如今隨著年紀的增長,越來越羞愧,讀書的時間和閱讀量還不及學生時代。不過但凡有時間我還是愿意去閱讀,無論是孩子的繪本還是曾經的經典又或是專業所需提升技能的書籍。正如莎士比亞所說:“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。”無論現在的生活節奏有多快,娛樂生活多豐富,我們都離不開閱讀。
一個人閱讀的書越多,就越加的篤定和從容,因為他不會被外界環境所困擾,書籍為他創造了一顆強大的內心。一個人閱讀的書越多,就越加的知性和大氣,因為書籍讓她變得清新雋永。
最后用蘇芒《為熱愛而活》中的一段話來結束我不知所云的讀書之感:世上萬事,不過是一懶二拖三不讀書。我把時間分割成無數個抽屜,一些用來投身我可以為之奮不顧身的事業,一些給予那些還沒有實現的夢想,一些留給我最最親愛的朋友們,一些留給家人和愛人。而有一個小小的角落,是留給書的,如饑似渴,吸收養分。